“在急救培训现场,老师深入讲解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等急救核心原理,结合真实急救案例,让我深切体会到‘每个步骤都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重量。”刚刚完成初级急救培训的李俊杰同学目光坚毅,“今天我不仅学会了救人的技术,更感受到了医者的使命。”在湖北医药学院,一场关乎生命守护的初级急救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校园注入了强劲的“生命活力”。
自3月15日“救”在身边初级救护员培训启动以来,湖北医药学院全科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已连续开展十期系统性教学,且将急救技能普及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该培训采用“理论奠基+实战淬炼”双轮驱动模式:理论教学借助多媒体案例讲解黄金救援四分钟原则,着重讲授心脏骤停识别、海姆立克急救法和AED操作规范;实践设置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环节,要求学员在仿真急救场景中完成规范施救全流程演练。此外,培训创新引入“竞标制”团队选拔机制,培养出20余名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急救教育骨干,为后勤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截至目前,累计培训超2000人次,2000余名学员经红十字会考核认证通过。依托标准化流程与复盘机制,培训合格率达到100%。为进一步深化急救培训成果,湖北医药学院从考核通过的人群中,经过择优选拔、严格考核与强化培训,精心抽选了112名学员,与直属附属太和医院心肺康复中心联合成立了医学生急救员助教团,深入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开展急救培训。这一举措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实践平台,也助力急救知识更广泛地传播与应用,让“救”在身边的理念深入人心。
“当AED提示音响起那刻,突然明白每个规范动作都是生命的接力赛。”王欣阅同学在完成模拟考核后感慨道。杨光同学也深有同感,他说:“三角巾包扎从松散到稳固的多次练习,让我懂得急救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是对尊重生命、守护生命的有力行动。在校园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不仅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急救实操技能,更在校园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温暖互助氛围。湖北医药学院始终将急救教育深度融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视其为培育医者仁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多起师生在高铁、街头等公共场景挺身而出、成功施救的感人故事。他们以专业的急救技能与无畏的担当,在危急时刻守护生命,生动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