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章晟)“考试可以重来,但挽救生命刻不容缓!”1月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造干采集室内,21岁的医学生陈梓锋(化名)成功捐献26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捐献结束后,这些“生命的种子”被立即送往西南地区医院,用于救治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为了完成一场生命的接力赛,陈梓锋选择了暂缓备考。
陈梓锋是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学院药护康复专业学生,2021年10月,他参加了一场造干捐献者的故事分享会并担任嘉宾,活动结束之后,他和许多同学一起留下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10月,十堰市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唤醒”了他的记忆。
“电话那头告诉我,我的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陈梓锋说,接到通知时自己又惊又喜,立即同意配合进行体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他深知,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几乎是生存的唯一希望,而在非血缘关系的骨髓供需者间,配型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通过我的捐献让另一条生命焕发生机,可以拯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是一件特别让我骄傲的事。”
由于担心影响健康,陈梓锋的家人不同意他的做法。经过反复耐心劝说,陈梓锋的家人最终支持了他的决定。
2025年1月2日,十堰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再次给陈梓锋打来了电话,预计1月7日采集造血干细胞,这个时间恰好“撞上”了期末考试周,陈梓锋有三门考试会受到影响,但他从未想过延后捐献。学校得知陈梓锋要到武汉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第一时间为他协调请假和缓考事宜,让他安心捐献。
1月4日,经过采集高分血样、体检等一系列流程,陈梓锋正式入住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做捐献前造血干细胞动员。因为正常人的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并不能达到要求,陈梓锋需要每天早晨和晚上各打一次动员剂,直到捐献时间的正式到来。1月7日上午8点30分,造血干细胞采集开始,采集过程中,陈梓锋始终神色自如。经4个多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9256例,湖北第6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十堰第3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更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陈梓锋说,这次捐献也激励他继续践行一名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新闻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3524534/3185451/0?w=1736256004303%3Fuik%3D8lZVuqCq&share_plat=wechat&sec=df617215&uik=ASbaqT2A&contentType=5&tencentSha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