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狄平)为提高《药用植物学》课程质量,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4月27日上午,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赴艳湖公园开展《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以“自然为师,实践育人”为主题,通过实地植物辨认与教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活动中,教师们对本年度野外见习点的药用植物进行系统调研,对野外实践路线进行了合理规划,并明确了教学内容和讲解重点。同时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拟采用传统中医药文化引领、教师讲解示范、实地观察对比、标本采集制作、互动讨论分析、任务驱动实践及安全风险教育等方法,融合理论指导与动手操作,系统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识别、研究与保护药用植物的综合能力,建构形态鉴别的核心认知框架。

野外见习教学是《药用植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上百种常见药用植物生境、形态特征、药用部位等内容,是理论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此次活动通过“自然课堂”模式,不仅强化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更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教研室将持续推进“理论-实践-科研”一体化教学,提升师生对武当山地区医药资源的认知,强化专业自豪感,助力学生成长为“知行合一”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审核 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