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龙月娇 李占秋 黎媛)“一定要让学生先动起来,通过参加活动获得成就感,用一部分积极的同学带动剩下的同学……”4月23日下午,十堰市培长报纸博物馆内,第四临床学院辅导员杨凯老师掷地有声的发言引发了全场共鸣。在这场由第四、第二、第五临床学院联合主办的辅导员沙龙上,20余名学工骨干围绕“如何激活学生内生动力”展开深度研讨。
第四临床学院党委书记赵国新、第二临床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立、学工处任荣华老师以及第二、第四、第五临床学院全体辅导员参加研讨。沙龙由第四临床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建超主持。

陈立传达了学校学工例会精神,针对学校返校实习生的动态、住宿、毕业资格审查、学生档案整理,在校生的考勤、宿舍管理、特殊情况关注以及五一假期安全管理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任容华表示,学工处全力支持各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会做好服务工作,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希望多学院的联动能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探索出学风建设新路径。
第四临床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和第二临床学院结合2024级学情分析的数据,分别分享了本学院学风建设的创新举措。第四临床学院辅导员黄兆辉介绍了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学院拟通过优化课堂考勤制度、开展学业规划指导、开展优良学风评选表彰、早晚自习、学风督导、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十余项举措进一步严肃学风。第五临床学院学办主任黎媛分析了目前学院学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黎媛建议,应促进学风与教风相结合、加强家校协同机制,形成学风建设合力,构建可持续的学风生态体系。第二临床学院辅导员谢堇源介绍了第二临床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经验。学院以学风建设为抓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力聚合·全员护航育人工程”,形成全员参与、全场景覆盖、全过程贯通的学风建设生态。自由讨论环节,第五临床学院陈静老师表示,班级管理要创新方式方法,用心用情对待学生。第四临床学院襄阳校区辅导员杨凯结合襄阳校区学生管理经验提出,一定要让学生先动起来,通过参加活动获得成就感,用一部分积极的同学带动剩下的同学。
赵国新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辅导员沙龙围绕“学风建设内涵式发展机制”研讨,通过案例剖析与经验共享,凝聚了“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协同联动,全员参与”“创新赋能,长效推进”等三点共识。他强调,学风是育人底色,更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辅导员们要用心做好工作,有困难要提前说、主动说、直接说,学院会为辅导员们的各项工作保驾护航。(审核 师贞明 陈飞 赵国新)